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在做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中坚持特色发展,不断提升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应用技术研发服务能力。近年来,学校引进了一批高水平、高技能人才,取得了一些突破性、显著性的科创成果,积极为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建设发展添砖加瓦。
结构材料失效与防护强化技术研究所
研究所简介
结构材料失效与防护强化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22年5月,现有研究人员10人,其中校内成员6人,副高及以上职称4人,博士2人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。
研究所紧密依托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建筑与艺术学院,专注于房屋建筑、道路桥梁、市政燃气等关键领域,并围绕现役土木工程结构和材料性能退化失效、材料环境腐蚀、防护补强新材料与技术、基础设施服役安全行为等五大核心方向开展深入研究。通过科学揭示退化机制、探索腐蚀机理、研发新型材料与技术,以及深入研究服役安全行为,强化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,为工程加固和修复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,确保既有结构及设施长期安全运行。
团队组成
研究中心负责人
唐忠平,男,博士,副教授,二级建造师,担任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陶瓷分会委员、中国力学学会会员、宁波市市政行业养护专家库专家,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建筑与艺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师。发表论文10余篇,其中SCI收录6篇、EI收录5篇,中文核心1篇;主持获批发明专利1项、实用新型专利3项、软件著作权5项;主编教材1部;主持国家住建部等省部级课题2项、主持宁波市科技局等市厅级课题4项、主持横向项目30多项、累计到账超700万元;曾主持获得浙江省建设科技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一等奖1项、全国一级协会二等奖及以上3项;研究成果曾获得原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,多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。
团队成员
伊世香,女,硕士,讲师,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,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建筑与艺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师。
主要成果:公开发表科技论文近10篇;授权发明专利1项、软件著作权3项;主持市厅级课题1项、参与省部级课题 3项,主持多项横向项目,累计到款金额约300万元,参编地方标准/技术导则 4部。
刘静雅,女,硕士,讲师,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。
主要成果:公开发表科技论文6篇(SCI和EI各收录 1篇);申请发明专利2项、软件著作权2项;主持厅市级课题1项、市局级课题1项;参编地方标准技术导则4部;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省级奖项3项。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强化技术成果在多个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。
师伟,女,硕士,副教授,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,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建筑与艺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师。
主要成果:获发明专利4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2项授权;主持各类纵向科研课题5项;主持编制地方标准技术导则3部、参编1部;多数材料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工程实践,地方标准导则已在当地行政区内施行。
李邦松,男,硕士,讲师,电机与电器工程师,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,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师。
主要成果:主持和参与市厅级课题3项,申请软件著作3项;参编行业/地方等标准4项;主持开发的多个智慧管理平台被企事业单位采纳,主持开发的智慧装备成果转化到企业生产。
彭子豪,男,实验师,全国技术能手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浙江省劳动模范,宁波市领军人才,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,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建筑与艺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主任。
主要成果:曾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,浙江省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二名;荣获“全国交通技术能手”“浙江省交通技术能手”“浙江金蓝领”等荣誉称号,入选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手。
研究方向
①现役土木工程结构和材料性能退化失效
②结构材料的环境腐蚀基础
③防护/补强新材料
④防护/补强施工新技术
⑤基础设施服役安全行为
标志性成果
研究所与多个高校研究机构、地方政府部门及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。曾主持获得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。团队成立至今,发表论文11篇,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,市厅级课题3项,市局级课题2项;授权发明专利5项,软件著作权10项;横向到账818.57万元;可拆卸盘扣式网架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获得“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”;编写地方标准4项。团队与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袂打造的“最美上学路”项目,荣膺首批“浙江有礼”省域文明新实践为民办实事项目。2023年3月28日,团队主编的“最美上学路”的建设导则、养护导则发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