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KY.COM开元体育(中国)科技公司供应链管理学院的教室内,梁萧老师正带领学生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《跨境电商视觉营销》课程。与传统课堂不同,这节课不仅注重技术操作,更强调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结合。学生们通过短视频创作、直播实训等创新模式,体验了一场“技能+审美”的双重提升之旅。
直播实战。
技能美育融合,打造不一样的课堂
为何将美育融入《跨境电商视觉营销》课程?“这门课程是以实操性内容为主的,学生会学习PS抠图、排版等内容,但在教学过程中,我发现学生如果审美能力没跟上,比如对色彩不敏感,对构图方式没感知等,虽然技术熟练,但作品总感觉缺少灵魂。”针对这一痛点,梁萧从2022年起开始有意识地在课程中融入美育。
经过探索,梁萧重构了课程体系,将美育贯穿“认知美、创造美、展现美”三大模块。
在“认知美”环节,学生需分析国际品牌案例,拆解视觉设计背后的美学逻辑。而“创造美”环节则结合行业热点,增设短视频创作实训。现场,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,围绕“黑五”主题策划商品推广短视频。有的小组用快节奏剪辑展现产品卖点,有的则通过情景剧传递品牌理念。
最让同学们期待的是展示环节,现场仪式感十足。“不评分,只评奖!”梁老师为每组作品颁发“最佳创意奖”“最具感染力奖”等特色奖项。获奖学生张同学兴奋地说:“这种评价方式让我们更敢创新,不怕犯错!”
颁奖环节。
直播间里的“美学实战”,学生化身带货主播
“大家好,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!今天我们要推荐的是这款‘红美人’柑橘,它不仅口感鲜美,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……”在宁职院的专业直播间内,学生莎莎正面对镜头流畅讲解。直播结束后,梁老师调出录影逐帧复盘:“话术设计可以更突出‘助农’情感点,镜头切换节奏再加快10%会更吸引观众。”通过全员全程参与的方式,鼓励学生充分参与每个环节,通过完整的课程设置,将美育教学融入直播的每一个环节,打造“直播+美育”品牌。
这样的“美学实战”已成课堂常态。学生团队还在象山鹤浦镇南田墩村的助农直播活动中大放异彩,实现单场点击量突破50万次,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10万元,打造了校地合作的乡村振兴示范案例。
2025年初,大学生与浙江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开展TikTok短视频合作,助力其进行品牌店铺的达人推广。截至目前为企业产出短视频80余个,其中一个发型自测的视频在TikTok上成功引爆热点,为店铺带来可观流量。在去年4月,该课程孵化的学生团队与来自全省37所学校的148名选手同台竞技,在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“跨境电子商务”赛项中斩获二等奖。
海报设计。
行业认可,美育为电商人才注入“创新基因”
“既懂技术又懂审美的复合型人才,正是行业最紧缺的!”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谢尚伟评价道。据悉,梁萧的课程已与6家电商企业共建实训项目,学生设计的作品直接用于企业真实营销场景。
跨境电商专业主任何逊勃透露,未来将引入AR技术,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模拟全球市场的视觉营销挑战。“当技术遇上美学,职业教育才能真正赋能产业升级。”梁萧说。此刻,她的学生正在直播间调试新的绿幕特效——这群“技能+审美”双修的年轻人,或许就是未来电商行业的“破局者”。
记者 李臻 通讯员 梁萧
新闻链接:
《甬派客户端》:2025年3月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