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系列:建筑与艺术学院开展《非遗保护的认识与实践》专题讲座

发布时间:2024-11-26作者: 张冰倩 赖敏雅来源:建筑与艺术学院 浏览次数:10

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增进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了解,11月20日中午,建筑与艺术学院在联盟大厦三号报告厅组织开展《非遗保护的认识与实践》专题讲座。学校“优秀传统文化讲师团”成员、建筑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赖敏雅老师应邀开讲,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50余名学生参加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,作为民族灵魂的活化石和传承千年的智慧之光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。在讲座中,赖敏雅老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、分类出发,深入剖析非遗的主要特征,如传承性、地域性、活态性等,这些特征使得非遗成为人类文化多样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;接着,她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当今非遗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,特别提到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,如通过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,让非遗以更加生动、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;她还分享了学校在传承保护非遗方面的实践探索,如成立“非遗”传承社科普及基地,通过举办展览、开展讲座等形式,让更多人了解、体验和学习非遗文化。讲座最后,她鼓励大家要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,不仅要成为非遗的欣赏者、学习者,更要成为非遗的传播者和守护者。

艺术3241班徐宜晨同学表示:“此次讲座不仅让我对非遗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,也给我未来的设计创作提供灵感和动力。接下来,我会积极挖掘和利用非遗资源,将它们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,创造出既有文化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作品。”